你想入道寻本我而超脱轮转,需近善远恶。但红尘世间。入世行走,一应善行。很容易被人欺负。所以你要这么做。心中守善念而不失,行善道的同时,也要学会在世间保身的本领。我给你一个建议,你去向世间的贤人问道。问的不是大道,而是每一个人为人处世之道。莫问他是善是恶,但问他心中的坚持之道,你不必都去认同,但可以留作印证。”
逃情问道:“我明白了。多谢老师指点修行之道。可是老师啊。这天下谁人才是贤人?我如何访贤?”
羽衣仙人道:“这世间能称为‘贤者’,少之又少,的确难寻。但此贤非比贤。而是取长处为贤。你若有一颗能够明白正邪,观通善恶的眼睛,则这世间处处是贤人。”
逃情问道:“老师。那我如何能够练就这样的眼睛?”
羽衣仙人道:“无他,观人如我,唯心所见。”
逃情若有所思,听明白了羽衣仙人的意思。
羽衣仙人道:“入世访贤,就是你修行之道。我在这里等你三十三年,三十三年,你应该修行有成了,再回山来。”
逃情叩谢了羽衣仙人,告辞离山。去了人世间。
逃情此世已无牵挂,数世记忆未消。入世游历,却是手到擒来。很快做出了一番事业。
羽衣仙人让他访贤,要他有一颗明辨善恶是非的心。但何处才是历练的最佳之地呢?
想了想,逃情想出了一个办法。
就做官。
若说人世间是五浊恶地,那官场就是这恶地之中,最大的染缸。
在这里,你分不清忠奸善恶,分不清真话假话。
在这三十三年中,逃情混入官场,并且一路顺风顺水,入朝做了京官。这其中,几次浮沉,官越做越大,功名利禄,财色诱惑,接踵而来。
逃情在其中打滚,但却没有忘记最初的修行之念。历世而做观,却守住心中最初的愿心。
正如羽衣仙人说的一样,这世间每一个人,不分善恶,不论好坏,都有他自己的为人处世之道。观诸道于心,明辨真假,善恶自知。
如此三十年,逃情心中已有七窍,做个玲珑道心。
如今观人,但见此人于面前,开口不过两三言,便知此人如何。
这便是羽衣仙人所说,那明辨之眼。
这眼不是肉眼,而是心眼。非是神通,而是一种人世间经历太多之后,自然而然所形成的能力。
七窍玲珑心修成。逃情渐感修行将成。但如今距离三十三年圆满,还有些时日。
眼看三十三年历世修行即将圆满,谁知却出了一件大事。
那时一位废太子,与几位重臣勾结,试图逼宫造反,谋朝篡位。兴兵起讨,开始了两年的内乱。最终,谋反失败,无数官员,都被卷进去,结果自不必多说。
逃情虽然没有参与谋反,但他有一位至交好友,却是亲手书写了反贼讨伐的檄文。而朝廷彻查之时,查出了两人曾经的书信往来。
第352章
恋耽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