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位童子恭敬拜道:“请两位娘娘登坛归位。”
说着,这神庙之内的神坛上,升起了两座神位。
一个坐北朝南。一个坐东朝西。
“神灵不出庙宇,随请而来。但是你这尊功德大愿化身,却是与世人缘分最大,还是要去人间为妙。”
这时,斗圣元君娘娘忽然对药师妙灵元君娘娘说道。
这就非常有意思。
这两位娘娘,都是白漱,但却可以化出截然不同的两尊神躯。自己可以跟自己说话,但双身却又是同一个人。
若是寻常人,可能无法理解。一个人怎么可能分成两个人呢?
但实际上,的确是两个人。
白漱所发神愿,领了两个司职。
其一是庇善惩恶。一切良善之人,若受欺辱,呼斗圣元君之名。都将受其庇护。一切身具神通,却不守道德,残害他人者,法剑之下,斩无私!
其二是一尊功德神祇。是白漱自愿将自身累世积来的功德福报,加上登天成神以及日后庇护众生的大功德,全化此身。回馈天下有情众生。若有情众生遇艰难病苦,呼其名,她自寻声来救,遇难解难。消灾化吉祥。化功德福报为药雨以解病苦。此为药师妙灵元君娘娘的司职。
而区别在于,若得病苦之人,呼斗圣元君的名号,求其来救治。斗圣元君娘娘是做不到的。因为其司职不属于此。而且斗圣元君娘娘听得呼请,但药师妙灵娘娘虽也知晓。但却无法灵应。
为什么?
这两位不是一个人?
的确是一个人,但神职就是如此,无法混淆。
简单总结就是四个字,随请而来。
这请,不是简单意思的邀请,恭请。而是一种信念,就像同样求神拜佛,为什么有的人灵验,有的人不灵验。因为信念的不同。
这个信念,不是对某一尊神仙,某一尊佛的虔诚。而是指,这求请心念的纯净无杂,发自深心。
因为神灵居于红尘之上,坐落于庙宇之中,每日每时,听闻求请的愿念会有多少?不计其数。
而且这些愿念,参杂着人心千奇百怪的欲念,杂乱不堪,一起冲入神灵的神识之中,非常混乱。若是普通人,早就心神失守,变得精神错乱。神灵虽不至于如此,但也不会好受。便需要出离观之。所以在这其中,祈念越是真诚,越是发自内心,越会被神灵感知,自然寻念就会前来。
请神,一定要发自内心。要不然就不要请,既要请,就莫要胡思。
药师妙灵娘娘笑道:“理当如此。你我本一体,却不同司职,请你留在此中,我便回人间去了。”
话音一落,两位女神归为一人,化成了昔日凡尘女子白漱。而身后的神坛上,却有斗圣元君,坐定其中。
白漱微微一笑,转身便离开了神庙。两位童子恭敬道:“恭送娘娘。”
第251章
恋耽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