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204 章(1 / 2)

当LOLI穿越成了崇祯作者:无皮无脸

第204章

又忙活了半个月,终于,原本被贬三级的翰林侍讲学士,大儒黄道周,抵达了京城。为表郑重,我特地在平台举办了接风筵。

黄道周,气场果然强大。黄衫朱履,仪态从容,就算温首辅亲自持壶敬酒,也不见他有半点受宠若惊之色。

这人,是个全才。经史诗赋天文历法数学绘画书法无所不能。我就盘算着,让他先担任会试阅卷考官,再主修永乐大典。

吃完筵席,我便下了旨意。黄道周表情依旧“严冷方刚”地谢了恩,还没容我喘口气,就从袖子里,掏出一份早有准备的疏折。

习惯性批评弹劾?

好吧,我能接受,我能忍。为表示大度开明,当场我就要随侍的贴心公公,大声念出来。我边听边点头,尤其有一段大致内容,用白话文翻译就是:

“我自从进入朝庭以来,看到大臣们经常抓住一些琐碎的小事不放。他们在朝堂上专以指责干事的人为务。这类肖小之人遇到事情,总是事前手足无措,事后却指手画脚、说三道四。”

太对了,即使几百年后,也有一帮贱人,专门以指责古代的英雄为务,从岳武穆到袁大叔,指手画脚,说三道四,丑态百出。

奏疏念完,我鼓掌。诚恳道,爱卿说得很有道理,从今往后,朕一定,亲贤臣而远小人,就像爱卿从前说的,直亮刚方必为君子,脂苇荏苒必为小人;仁闽宽宏必为君子,鸩鸷狡险必为小人;乐善闻过必为君子,好谗悦佞必为小人;难进易退必为君子,竞荣图宠必为小人;非道不繇必为君子,他途借进必为小人。朕必定以此为量,励精图治。

事先我好容易背下这段话,就是为了安抚黄道周。再说,他的评判标准确实不错。我的袁大叔,直亮刚方,固执得要命,我的温首辅,则脂苇荏苒,我说什么就是什么。但是,目前的崇祯,确实需要这么一个会干活的家伙啊。

这么说,黄道周是貌似满意了。我又锦上添花地对另外一位直脾气的大儒,刘宗周伸出了华丽丽的隆宠枝。从行动上证明,我确实是要“亲贤臣”。

但万万没想道,温体仁,则暗暗恼怒了。他清楚自己是个“小人”,小人,就擅长记恨报复不是?

没过几天,温体仁在入乾清宫奏事时,对我提及了一宗“大逆不道的罪过”。他说,风传庶吉士郑鄤,有杖母,奸媳,奸妹之罪。

郑鄤?这个名字我有一点耳熟,似乎,他也是在原版贱人崇祯手里,被凌迟处死的一个大臣?好像罪名就是这个。

于是,我对温体仁笑道,这事情你就去查探一番,如果证据确凿,当然要按罪论处。

等他走,一转身我就要东厂打探这个郑鄤的底细。结果很快出来:他是江苏常州人。嗯,这是七侠五义小说里展昭的故乡,有趣。他素日有“白面郎君”之称,那看来,长得还不错?

此人的家族,在当地声明显赫,祖父父亲全都是进士出身。而他自己,二十八岁也中了进士,端得是个,[]。

再看人际关系:他和大学士文震孟是好友,与黄道周也惺惺相惜……

看到这我无语。活生生的官场倾轧啊,我如果是个傻子,才看不出来背后的文章。想一想,我又让人传了温体仁的对头,也在内阁的周延儒来。

笑嘻嘻地看着这人,我压低了声音说,你,也去暗中勘查郑鄤一事。朕想看看你与温首辅,行事可有区别。

他道,臣定不负圣恩。说罢跪伏于地,心怀鬼胎,跃跃欲试。

枭之质

温体仁办起事情来真够雷厉风行,很快就寻来了证人一个是郑鄤的常州老乡,另外一个来头大,还是郑鄤的舅舅,大学士吴宗达。这二人证据确凿之白纸黑字,却让我无论如何想起了还珠格格二里皇后找来紫薇她舅舅舅妈……

但表面上,我还是赞同了温体仁的建议,将那郑鄤,投入刑部大牢,只私下秘令审案的刑部尚书,不要先对这人用刑。

结果,我听说郑鄤甚至还在狱中讲学授课,收入颇丰,真是,有临危不惧的心态。老实说我确实欣赏这类“巍然不动”的人物。

最新小说: 寻宝全世界 桃源极品小仙医 受尽白眼 【gb】穿进无下限R18游戏 我与魔帝互换了位面 我真的不是大佬[无限] 和亲的宗女 她只单纯的好色而已(NPH) 成了血族万人迷 战火军途:从1978开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