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202 章(1 / 2)

当LOLI穿越成了崇祯作者:无皮无脸

第202章

台下列位看官,可懂了吗?

总而言之,督师放出风声说,自己率众跋涉,绕远路到松山,救援大凌河城。实际依旧重兵把守锦州,又做出城内空虚的假样子。

那多尔衮与岳托,大概是看多了绘图本三国,以为督师此举照搬诸葛孔明的空城计,故作空虚状,只图吓跑自己,如此理解下,他们终于决定,尝试攻打锦州。

打仗难,打胜仗更难,而把握尺度,不胜又不能败,则是难上加难。我听着战报,一边遐想,督师他,是何等运筹帷幄,计算每天发出的炮弹,安排戍城的士兵,要恰巧能盖过鞑子的进攻,又有“勉力支持,后继无力”之感?

比如今天放风说,城里在进行军民总动员,原本是伙夫的男丁们都上城楼了。明天就编造道,火器弹药快用完了,后天又说,城里有人想开门投敌之类……

于是,鞑子以为明天一定能攻下,明天到了又以为后天,后天则大后天,好比被一根眼前就有的胡萝卜吊着的骡子,使劲往前拉车,不知不觉就耗了十天。

十天。这十天里,五千件从死人身上剥下来的鞑子战甲,运到了辽东。主动请命的吴三桂,在此生中,第一次穿上了鞑子的装束,率“易容”后的骑兵三千,往大凌河,奔袭而去。

这又会上演一出什么?在我的臆想里,吴三桂,又让人贴了无数张大字报在城门楼上,白纸黑笔画,触目惊心地统共组合成四个字供人远远瞻仰:请看下集。

我必须承认,只要吴三桂不卯足了劲头干讨厌的事,他还确实是个优秀的将领。军情通报在事后由内监一份份念来,最终,在我的脑子里,就形成了如下一工笔彩绘系列连环画:

翻开首页,只见金黄烈日下,辽东大地烟尘滚滚,一队骑兵渐渐出现在地平线上,远远望着,如火如荼,遮天蔽日。往近一瞧,原来马尾巴上都栓了柳枝,三千人马看上去就像三万的架势。

领头的正是吴三桂,身穿如漆皮甲,镶嵌铜质泡钉,头戴插长缨盔,盔梁遮额,正好将头发藏得严严实实。

吴三桂,目光如注,待驰行至一高岗上,他勒缰下马,走至坡边,端详一番,远处大凌河真个是,玉带流泻,金粼万顷,河涛拍岸,卷起千堆芦苇荡。

抬眼望,碧天骄阳,江山如画,一时多少豪杰?吴三桂注目半响,传令道:发信烟。通知城内守将届时里应外合。再让弟兄们,今夜饱餐一顿再趁夜急行军,将白布绑于右臂,以分敌我。

说罢转身,抚摸起了马鬃,再不发一言。

那边厢,在我的幻想YY下,灰头土脸的豪格正在好容易又搭起的大帐内,与阿巴泰商议。他们二人身上穿的,也是镶嵌铜质炮钉的正宗鞑子盔甲。

忽然哨探来报,后方烟尘滚滚,从装束看,乃是援军。阿巴泰大喜,豪格却冷笑道,多尔衮他们并未带攻城军士,纵然来了,也无用处。若我们拿下大凌河,他们却可以争分一杯羹。

探子又道,远远看旗帜,八旗都有,应该并非睿王成王那路人马。

豪格听之大喜,道:那定是父皇派遣来的。父皇看来并未只一心惦记了皇八子,攻城打仗,兴我建州版图,比一个小娃儿总重要多了。

阿巴泰看他一眼,不识时务道:朝中有几个汉官,劝说陛下仿照汉制,册立太子,那小娃儿可不简单。

豪格道,一无军功,二无威名,如何服众?

阿巴泰笑道,服众?如今皇太极早已不是四大贝勒之一,也不是大汗,是一人独尊,说话便算话。

豪格听着,只狠狠盯着灯火,忽然一伸手,噗地捏熄了枝小蜡烛,一折为二,丢在地上。

以上,如果如此,多符合X子夺嫡的电视情节啊?鞑子家的王朝嘛,最初三四代就是喜欢折腾谁当继承人的问题,最后三代则是没有人可继承,多么有趣的轮回!

往下翻页,终于到了崇祯七年六月十五。这回,仿佛天命都站在我大明一方。那天早晨,居然起了大雾。

原本的历史里,大凌河被围时,鞑子趁雾,击溃援军。原本的历史里,大凌河被围时,明军曾火攻,却天降大雨,风向改变。正是,天都要亡明。

最新小说: 嫂子:我真不是傻子了 女帝:陛下请自重,臣不想升官 男配上位记(兄妹1V1) 重生:我老婆是天后 冥上 全网都能听到小糊咖的心声 穿越三国:时空守护者 爆红,从正确使用黑料开始 《她的聲音,教我怎麼高潮》 偶像失格(NP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