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158 章(2 / 2)

我环顾左右,见到熟人,就是卢象升的跟班亲兵孙旺儿,便在多铎的斜视中,招手唤他来,和蔼的问,小弟弟,你当初是吃不饱饭,才跟了张献忠是吗?

可这孙旺儿,只知道当初没饭吃,关于从前田赋应该交多少实际交了多少,答不出个所以然来。

唉,小孩子,算了。

干脆,我说要停留几日,卢家军便安营扎寨于山涧水源旁,依旧值日操练,一丝不紊。某一天,巡逻哨兵竟然还围剿了十余个游散于山林间的土匪。

我,则在大营中,唤来东厂的人,一探听一查数据――――根据档案记载,浙江共有4千多万亩地,每年需交税粮250万石,那平均税率也不过才三公斤一亩啊!这已经,非常非常轻了。

别说现在也压根没什么三饷,就算加了三饷翻一倍六公斤一亩,又难道很多吗?为什么土地肥沃的浙江,还是有农民要变成流民呢?

等等……我屈指一算,现在粮食大概是一两银子一石,但浙江猴年马月上缴过两百五十万两白银?

再一细查,果然,浙江去年只有一百余万两税收。银子呢?到哪去了?

我火大,再想起,全国目前耕地是10亿亩,制度规定税率是0.035石/每亩,折合成银子,好算死算,理论上每年田赋的收入,应该都有三千万白银,可实际呢?

一年的中央赋税收入,加上商业税,也只有一千多万两。还有两千万哪里去了?理论与实际的差距,怎么会这么大?难道都被各级官员贪污了?有毛病啊,贪污国家赋税会从根本上动摇这个王朝,要贪污,怎么不走断案受贿开后门的路?皇帝我对此基本睁一眼闭一眼,傻了吧叽的!

我怒了。这就是新的研究课题:银子,哪里去了。先以浙江省作为具体案例分析!

也许后世,会依照我的这段经历,拍摄《崇祯微服私访记》之《田赋记》。那么忠实还原历史的开场,就是这样――――

时间:崇祯五年十二月初

地点:浙江富阳县夏家庄

镜头:初冬的阳光格外温暖,庄外小径上,一辆大骡车,斜斜歪歪跌跌撞撞吸引众人目光地冲了过来。待停稳,又有几个穿着绫罗绸缎却风尘仆仆之人,背着包袱,下车讨碗水喝。

当然其实就是我和我的锦衣卫,还有不放心一道跟着的卢帅哥一行。

这便是开头。

有了开头,当然也有结尾。经过几天努力的明查暗访,以这个夏家庄为微缩案例,我在心里做出一份工作报告,总结出为什么理论税款与实际税款相差很大,为什么农民负担明明理论上不重却流民横生。

一,地主与当地官员勾结,将自己家应该交的人头税,分摊到农民头上。比如这夏家,上下几十口人,实际人头税却只交五人份,其余全部由佃农分摊。

二,地主对待自己应交的田赋,也采取分摊给佃农的手法。

三,《多收了三五斗》情节再现。因为现在是收银子不是收谷子,导致粮商很容易勾结压价。

四,收税程序方法震慑力不够。富阳县只有十几个国家政府部门工作人员,他们到了这庄子里,被上百号佃农一围,气势上就低了一截,能收多少就是多少,不敢多说。

五,上天作证,我对夏雨荷只是多看了两眼,千万别胡乱编排,别塞个女儿给我。

总结,这可是个,奸诈者富,老实者贫的世道。

于是,回到军营,在苦苦思索痛苦万状了一天后,我勉强拿出一套理论上的解决方法。第一道旨意,敲锣打鼓诏告天下,简单说就是十个字顺口溜:一亩四升粮,违者进东厂。

第158章

恋耽美

最新小说: 村口那个盲人木匠(乡村小镇,虐男1v1) 九五至尊 误酒 异星遗迹猎人 月魔宫主 诸天从第四次圣杯战争开始 嫂子:我真不是傻子了 女帝:陛下请自重,臣不想升官 男配上位记(兄妹1V1) 重生:我老婆是天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