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LOLI穿越成了崇祯作者:无皮无脸
第110章
城墙高三丈二尺,城墙垛口高六尺,城墙基址宽三丈,城墙上宽二丈四尺,城墙四角筑炮台,凸出于城角,架设了一座座红夷大炮。
原来宁远,又可这般杀气横生,威武不可挡。就好像是庙堂上丈二金刚天王,擎开了伞,祭起了琵琶,怒目忿张:呔!犯我者诛!侵我者亡!尔等魑魅魍魉,还不束手就擒!
再不容多想。
如此气魄面前,我从马上翻滚而下,不要搀扶不顾形象我,我,努力回忆皇帝祭天时的举动,冲城那一方,干脆利落,痛痛快快行了三跪九叩之礼。
陛下!督师惊得也从马上跃下。陛下此举是何意?
他扶我起来,我的膝盖正接触着坚硬的碎石。这是在血战时,被火炮击碎的吧?还是鞑子溃败之时,马蹄仓惶飞溅的?
我反握住他的胳膊,清晰地说,爱卿,朕……朕是在对日神祈愿,愿会盟成功,愿来日辽东乱平!
一边说,我睁大了眼睛注视他,并需要紧紧握住他抓住他,让他护臂金属的灼热刺痛我的手,让我的三魂六魄灵窍归位,不要死命地,臭不要脸地,疯狂地,如那天边灿烂得不知羞耻的火烧云一般,噗通一声,团团匍匐于他的脚下――――因我的督师正是这宁远的魂,纯粹怒放,不屑其它,又可杀气横生,威武不可挡。
入了城,早已在此恭候的祖大寿率部参见了崇祯皇帝,然后,就引我们去出席接风筵。我看这个人与督师关系亲近非常,不由得暗自在心里羡慕了一把。
辽东祖氏,英雄一时。他是督师的得力臂膀,又曾那么尽力地营救督师。所以这一年多来,我对他的赏赐也不可谓不丰厚。但今天,才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这个名人。
祖大寿是典型的辽东粗犷汉子,身材高大,看上去就有万夫不敌之勇。这样一个人,原本的人生经历,是无奈是痛苦还是憋屈?
没有谁,有资格指责他是汉奸。他已经尽了全力,哪怕是诈降。
但眼见着忠魂碧血沦落愚人口腹,眼见着一次次兵败如山倒,眼见着末世狂澜,无力再挽。不知道,在他最后投降时,这铮铮虎目中,有没有流下泪来?
因为这分明不是绝路胜似绝路。不死而已,但几十年信仰的忠诚的奋斗的,竟然都成了可笑湮土。
我边想边凝视着督师的背影,差点伸出手去触碰他的背――――我只是想确认,他没事,他没死,他现在是崇祯皇帝一生都刻骨铭心爱的人,那旷世的冤屈惨剧,早已和这个世界无关了。
恍惚中,督师突然转身,我疑惑地看,原来祖大寿也转身对我行礼道,陛下,臣的侄儿吴三桂近日从京城赶来,如今也在宁远,陛下今夜可愿召见他?
我一愣,终究还是点了头。
于是,在当天的接风晚宴上,吴三桂还是来了。那时,我正眼巴巴地坐在高高首座,看着督师在场中,与其它将领们谈笑风生,开怀畅饮。
军中的酒远不如宫里的精制讲究,但那特殊的香醇,浓厚烈爽,畅快淋漓,正如这军中人的性情。我见他们都用大碗喝,拔下酒坛的红璎盖儿,一排碗就是一坛。
他们说的很多我都不懂,很多我都听不见,但督师这么快乐无拘束,我怎么忍心打断呢?
吴三桂就在这个时候,捧了一杯酒,恭敬地来到我身边,行礼。陛下,他轻轻说,臣因为要大婚,婚后还要奔赴苏州扬州为陛下办事,辽东的队伍暂无心整肃,所以臣便回来一趟,把人马全部交给舅舅协理。
我胡乱点头,有一丝心虚。
他笑了笑,顺着我的目光望向督师,突然说,陛下不知道吧,袁督师最开始来辽东时,我舅舅很不喜欢他,认为一个南方人,还是文官,只会空口说大话跑来辽东地盘参合……
我望向吴三桂。
他抬头将酒一饮而尽。又继续道,后来怎样陛下也看见了。我听舅舅说,他这辈子自视甚高,不轻易服什么人,唯独甘愿为袁督师的左臂右膀,与他畅快杀敌,高谈阔论,这才不枉武将戎马一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