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朝的另类史作者:梅毅/赫连勃勃大王
第100章
1647年,趁着李成栋军在广东平灭陈子壮等人,瞿式耜把永历帝从柳州迎回桂林。
1648年二月(永历二年),在全州驻防的郝永忠忽然率军跑回桂林,报说清军正一路追逼,劝永历帝马上逃往柳州躲避。
由于郝永忠是李自成“大顺军”出身,他与明朝诸将之间关系一直不睦,故而无人信其所言。此次回桂林,郝永忠部的粮食一直欠乏供应,这位流贼出身的武夫气恼之下,忽然纵兵大掠。乱兵冲入皇宫府堂,不仅百官被抢劫得一干二净,永历帝本人自己连龙袍也被抢走。这位帝王慌乱中,光着屁股逃出城外。幸亏当时郝永忠部只是愤恨抢劫,没有别的念头。
三月间,完全没有帝王尊严的永历帝逃至南宁避难。
清军杀到桂林时,瞿式耜仓皇应战。恰巧南明滇、楚两镇兵将赶到,焦琏聚集本部人马奋力,于是诸路明兵殊死战斗,竟又获桂林第三次大捷。
喘息绝望之机,南明君臣竟忽然得到了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的好消息——江西总兵金声桓、副将王得仁以及广东提督李成栋三人,陆续宣布反正。他们重奉明朝正朔,宣布反击满清。
金声桓是陕西榆林人,王得仁是陕西米脂人。这两人皆是明末农民军出身,金声桓号“一斗粟”,王得仁号“王杂毛”,皆是万人敌的猛将。金声桓在明末降左良玉,是左良玉四十人袁中道之子。袁中道,字小修,是“公安派”三袁兄弟中最小的一位。袁中道的两个哥哥袁宏道、袁宗道都是二十多岁中进士,惟独袁中道四十七岁才中,因此牢骚满腹,天性狂猖,年轻时饮酒纵欲,疏狂不羁,还特别佩服狂放的大哲学家李贽。袁彭年的人品性格,想必半是遗传其父,半是自幼受这位轻狂老子的影响,积习所致,导致他后半生的行径反反复复。
回家后,李成栋那位美貌的爱妾也不断劝他趁机反正。由于他怕妇人嘴碎泄露大计,佯装发怒,对美人大声责骂。岂不料,这美人是个烈性妇人,她一刀在手,慨然说:“明公如能举大义反正,妾请先死于前,以成君子之志!”言毕,美人横刀在颈,用力一挥,登时香消玉殒。
李成栋不及解救,抚尸恸哭,感愤益甚,决意反清。
根据南明大学士何吾驺等人的史料,此美人应该姓赵。因为何吾驺在李成栋广东反正后,为赵姓美人写过颂扬其事迹的歌诗。总之,无论这位美人姓张还是姓赵,红颜玉碎,以死相激,这件事情肯定实实在在发生过。正是这位美人,激使一代枭雄李成栋拍案而起,下定反清复明的决心!
永历二年阴历六月十日(公元1648年),李成栋变易冠服,拜永历正朔,发兵逮捕佟养甲属下辽籍亲兵一千多人,全部杀掉。然后,他裹挟佟养甲一起向永历递降表。由此,广东十郡七十余县,共十多万兵士归附南明。
李成栋获封惠国公,李元胤获封锦衣卫指挥使,袁彭年为都御史,就连迫不得已投降的佟养甲,也被永历帝封为“襄平伯”。
在此,笔者为行文方便,完整交待一下袁彭年。这位名士之子,文人习气不轻。他于崇祯甲戌年中进士,年轻即有才名。弘光帝得立,袁彭年获封礼部给事中。由于其人生性亢直,上疏揭发马士英、阮大铖罪恶,立刻被弘光帝罢官。隆武帝立,诏复原官。清军入福建,袁彭年降清。听说金、王两人江西反正,又闻何腾蛟等明将在湖南湖北连胜,家乡在湖北公安的袁彭年自然心动,与李承胤一起鼓励李成栋反清。入永历朝后,袁彭年卷入与马吉翔等人的争权夺利之中,后被永历帝冷淡,出居肇庆。清军再次攻陷广东后,袁彭年再去满清官署自首,声言当初李成栋逼自己反清。估计他的名气大,又是文人,对满清统治没有大威胁,清政府竟饶他一命。回老家后,袁彭年往游四处,以诗自鸣自诩。后来,他病死于旅途之上。袁公子性情反复,也算是明末无行文人的一个典型。
否极泰来。广东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等大片地区一时遍树明朝旗帜,尽复明朝衣冠,正所谓“乌纱吉服,腰金象简满堂,如汉宫春晓”。不久,靖州、沅州、梧州、金川、宝庆等地相继入明,真正“形势一派大好”。
“重新做人”之后,李成栋确有刮骨洗肠之效,忠心耿耿,一心事明。
他不仅派人把桂林永历帝父亲的陵寝整修一新,还派兵迎永历帝移跸肇庆。
时穷节见杀身成仁
——李成栋的最后岁月
鉴于刘承胤挟帝自重的前鉴,瞿式耜上书请永历帝到桂林。不过,瞿式耜这份担心纯属多余,李成栋对永历帝确实一份纯诚之心。他在肇庆修治宫殿,重建官署,修复城防,填充仪卫,使得“朝廷始有章纪”。
1648年11月,永历帝驾临肇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