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朝的另类史作者:梅毅/赫连勃勃大王
第98章
郑氏家族不仅傲慢无上,还卖官鬻爵,大肆搜刮百姓,横毒凶暴甚至超过弘光朝的马士英,以至于造成这种现象:“受害者延颈待清兵,谣曰‘清兵如蟹,曷迟其来!”(计六奇《明季南略》)
这群郑姓海盗奸商,经营朝政仍同于经营生意一样。如此,其后果可知。同时,由于当时另一个宗室鲁王朱以海在绍兴也称监国,两个朱明同姓政权也产生龌龊,最后竟闹出互杀来使的事情。
至此,隆武帝三面受困,一受制于郑氏家族,二要防鲁王军队,三则有李成栋率领的清军节节逼近。无奈之下,隆武帝声言要亲自北伐,以挽颓势。
总领大军的郑芝龙冷笑一声,理也不理。
只有明朝老忠臣黄道周以六十之年,带数名门生故吏,一路招至九千多人,北上抗清,千辛万苦,百死愁绝,终为清军俘获,慷慨就义。
愤懑之下,隆武帝再也不顾郑氏阻拦,携数千明兵“御驾亲征”。而平日在海口作威作福、杀掠抢劫的郑影等人忽然弃新城(今江西黎川)而逃。郑芝龙早已暗中与清兵约降,福建名关隘均无人把守。
李成栋的清军在浙江等地一路大胜,先后攻下绍兴、东阳、金华、平州,很快攻陷郑鸿逵所守的仙霞关。
隆武帝逃湖南不成,又想取道汀州去江西,此时的“御驾亲征”已变成“御驾亲逃”。一边是隆武帝臣下的众叛亲离,离心离德;一边是李成栋的驭兵有方,指挥若定,此间情形,让人慨叹。
如此危难紧急关头,酷嗜读书的隆武帝仍然载书十车,边逃边读,边读边逃。小路狭隘,书又死沉,更拖慢了诸人的逃跑速度。
隆武帝在汀州刚刚歇过一口气,转天凌晨,就有大队身穿明军军服的人叩汀州城门,声言护驾。守门士兵不知是计,城门一开,发现来人原来都是李成栋派出化装的清军。
隆武帝闻乱惊起,持刀刚入府堂,即为清军乱箭射杀。同时遇难的,还有其皇后曾氏和不满月的皇子。
隆武帝一家三口的人头献上,李成栋更得清廷垂青,命他与佟养甲一起,驻军福州,以观时变。
铁蹄迅疾再擒一龙
——李成栋生擒南明绍武帝
隆武帝“御驾亲征”之前,留下自己的四弟朱聿粤在福州留守。1646年(隆武二年)”排练得炉火纯青。日后他还“乞修明史”,得到清人批准。不知这位老哥们在《明史》中怎样描写自己的“戏子”行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