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元1644年,明朝崇祯十七年,阴历三月十九日。夜。北京紫禁城内乾清宫。皇帝寝殿。
一位一米学的臆想和政治的演绎。甚至连李自成最明显的相貌表征“独眼龙”都不着笔墨,姚老先生太过“美化”这位明王朝的掘墓人。
一位姓窦的掌书宫女卖力地跪伏在巨大的、遍处绣锦飞龙的龙床上,不停抚摩侍候这位皇宫的新主人。令人奇怪的是,黑大汉如同先前的崇祯皇帝一样,生理反应极其不明显,一则因为多年的“流贼”生活使这位“闯王”的器官用尽废退,二则是因为他当时心中还存有最大的挥之不去的隐忧:崇祯皇帝到底在哪里?活不见人,死不见尸。京城虽克,明朝的象征人物下落不明,仍旧不算是最终胜利。
两天后,宫里一个小宦官在煤山脚下发现了崇祯的“御马”。
农民军士兵追踪寻迹,终于在山上一棵歪脖树上发现了自缢而死的大明皇帝。在这位三十四岁皇帝的白绫衣袖上,发现有数行潦草凌乱的字体,显然是崇祯皇帝上吊前仓猝所书。一行是:“朕失江山,无面目见祖宗,不敢终于正寝”;另一行是:“百官俱赴东宫(太子)行在。”
十七年的皇帝生涯,对于崇祯皇帝来讲,只能用杜甫一句诗来概括:艰难苦恨繁双鬓!
除诛杀魏忠贤一事上崇祯帝“英明神武”外,崇祯帝继位后的每一步,几乎是步步皆错,一步一步带着他的大明国走向灭亡。
狡黠驿卒成王业——李自成
河南、湖广的攻取之路
李自成在洛阳把福王朱常洵烹杀,大军吃过“福禄宴”,休整数日,就提兵进袭开封。
由于明朝河南巡抚李仙风当时正在怀庆地区攻打“流贼”,开封守将也因洛阳告急领兵外出,致使开封城内城守力量薄弱。李自成得知这一情况后,立刻自领三万精兵,急行军三天三夜,准备以突袭方式攻克开封。
开封的周王倒不财迷吝啬,他在拿出五十万两白银犒军赈民的同时,提高赏赐,发榜表示说,“民众有能出城斩贼一首的,赏银五十两。”重赏之下出勇夫,兵民踊跃击贼,争相出城奋击。
李自成军大惧,退避数舍。此时,出援洛阳的官军及时赶回,开封终于免于被攻陷。
李自成不死心,亲自骑马到城下观察地形。城上官军发箭,有一箭正射入李自成左眼,镞深入骨,差点把这位农民军头子射死。从此,李自成就成了独眼龙。
开封围解。
此后,李自成与弃张献忠来归的罗汝才合军,自河南西部入湖广,在孟家庄抓住了明朝三边总督傅宗龙(前兵部尚书)。贼军押傅宗龙去项城,想让他去赚开城门,岂料傅总督大声叫骂,立刻被杀。
项城虽然未下,经此一战,李自成部下多添了昔日的陕西能战“官军”,势力更大,便开始自称“闯王”。
项城之战后,农民军横扫豫中地区。李自成破叶县,杀守将刘国能;克襄城,杀守将李万庆。被杀的这二人,刘国能绰号“闯塌天”,李万庆绰号“射塌天”,皆是李自成从前的“革命”老战友。他们几年前投降官府后,耿耿忠心,一直忠于明朝,誓死击贼,终成大明忠义之士。
南阳一战,明朝猛将猛如虎、刘光祚也在与农民军作战中阵亡。李自成名震一方。
在此情况下,李自成开始了对开封的第二次攻击。
农民军围攻了三个月,直到崇祯十五年(1642年)开年,开封仍攻不下。情急之下,李自成指挥士兵逼迫城外平民在城墙中掏大洞十余个,置火药数万斤。然后,农民军士兵百炬齐投,就等着城崩杀入城去。
岂料,火药威力太大,天崩地裂一声响后,正纵马擐甲准备杀入城的农民军数千人全被崩成碎肉末。
崩城未成,自己人大损。这样,李自成二破开封仍旧失败。
第83章
恋耽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