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40 章(1 / 1)

大明朝的另类史作者:梅毅/赫连勃勃大王

第40章

“太子年幼,好逸乐,爱卿等当教之读书,辅导他成为有德明君。”

继位的明武宗朱厚照,他的“出身”方面讲,正得不能再正。其生母乃明孝宗正宫皇后张氏。而且,孝宗与张氏夫妇二人,乃历史上非常罕见的恩爱夫妻,史载,“帝(孝宗)与张后情好甚笃,终身鲜近嫔御”。

明孝宗由于不好色,儿子很少,除朱厚照以外,还有一个儿子朱厚炜,三岁时就病死。所以,明孝宗只有儿子朱厚照一个“根红苗正”的接班人。知己莫若父,对这个儿子的心性,明孝宗临崩前一语道明,可见他对少年儿子心中一直怀有忧虑。稍感欣慰的是,正臣在朝,天下不乱,明孝宗觉得儿子继位后,有大臣们匡正,应该能学好。

但在皇权极其专制的明朝,在根本制度上就只有皇帝大如天的弊病。如果赶上明君或者庸君,一般都不会闹出太多乱子;但如果赶上明武宗这种青春期继位的骚动帝王,异想天开,想啥干啥,国家可就倒了大霉。

明武宗正德元年(1506年)初,太监刘瑾被委任为掌管“五千营”的重任。刘瑾,陕西兴平人,原姓谈,他与王振一样,属于成人后自阉入宫。这种人深知世事,坏起来就比一般自幼阉割的宦官坏得多。他在明景帝时代入宫后,认一刘姓太监为义父,故而改姓刘。明武宗当太子时,刘瑾在东宫伏侍,把少爷哄得团团转,斗鸡玩狗,须臾不得离开这位善解人意的刘公公。

所以,明武宗当皇帝后,很快就对刘瑾加以提拔。

明武宗从太子东宫带入皇宫中的近侍宦官,除刘瑾外,还有张永、谷大用、马永成、高凤、罗祥、魏彬、丘聚等七人,合称“|,把宰相的职责都拿到手里。明朝立国以来,一直禁行这种任命。刘瑾打破成法,由自己人焦芳一人兼两任,主要是为了他们办事方便。

由于先前户部尚书韩文也是率导众臣劾奏太监的带头人,刘瑾自然不放过他,日伺其过,找碴把韩文贬官,逐回老家为民。改任吏部尚书的许进与刘瑾意见相左,也被刘瑾逐出。只要有大臣上章疏提意见不符刘瑾心意的,轻则免官,重则入狱被杀。

时任兵部主事的王守仁上书谏明武宗惩罚言臣太过,刘瑾览之大怒,矫诏逮王守仁入狱,狠杖五十大板,几乎把王主事活活打死,然后罚他为贵州龙场驿丞。流放途中,刘瑾派人在途中伺伏,想置王守仁于死地。行到杭州,王守仁怕自己被害死,连夜把衣服抛入水中,又写遗诗“百年臣子悲何极,夜夜江涛泣子胥”,想造成投水自杀的假象骗过杀手的追杀。这一招做得很到位,连其家人都以为他真死了,服丧告殡。王守仁隐姓埋名,窜入武夷山中,终于逃脱刘瑾的毒手。但不久,他又怕自己连累其父王华,只得重返“人间”,赴贵州龙场充当驿丞。王华时任南京吏部尚书,刘瑾强逼他退休。

王守仁终得不死,否则,中国思想史就少了一颗巨星。他后来成为一代哲学宗师,以“阳明”学派著称后世。

刘公公有东厂、西厂在手,大搞特务活动,派遣阉党分镇各地,迁擢军队官校达一千五百六十余人,传旨给数百名锦衣卫升官,散布间谍密探,远近侦伺。

刘公公爱搞创新,他开创“枷法”,有事没事就以皇帝名义把大臣们囚枷于长安门,站错队的大臣被枷死者甚众。对于关键部门,他要插自己人,超拜官秩,以刘宇为兵部尚书,以曹元为陕西巡抚……宁王朱宸濠有不轨之心,派人送大批金宝给刘瑾,希望朝廷还回他的旧有护卫军,刘瑾立许。

总之,刘公公办事八个字:顺己者昌,逆己者亡。

第40章

恋耽美

最新小说: [OP]成为被攻略的里番女主 媚惑媳婦大野狼(有甜有肉有劇情) 【GB】摊牌了,我不做人了 人练习生发疯到一半被读心了 [综英美]大蝙蝠和布鲁斯p了吗 从春秋战国被人认为是天神开始 重返88:从迎娶小姨子开始 穿越时空的青铜门 i人练习生发疯到一半被读心了 重生中奖前,目标,桃李满天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