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35 章(2 / 2)

哈铭蒙古人,本性质朴,闻皇帝此言,感动得一塌糊涂,顿首谢恩。由于他本人就是蒙古人,也能时时与伯颜帖木儿妻子等人说上话,让这些人劝伯颜帖木儿和也先放还明英宗。

袁彬、哈铭忠义君子,太监喜宁乃奸恶至极的小人。他见袁、哈二人竭力护持明英宗,怀恨在心,数次劝也先杀掉英宗身边这两个人,天天为也先出主意怎样与明朝讨价还价。一日,也先被喜宁的谗言激怒,派人拖出袁彬、哈铭二人要斩首,明英宗这时也急了,真的奋不顾身,扑到二人身上要与他们同死,这才救下二人性命。

喜宁还向也先出坏主意,让瓦剌军西攻宁夏,直捣江南,在南京立明宗为傀儡,与北京明景帝兄弟对峙,以兄制弟,夺取明朝江山。此招甚毒,但也先不是志向远大之人,觉得此计可行性太差,施行起来困难,最终没有采纳。

所以,明英宗对喜宁这个小人,恨之入骨。

于是,他与袁彬定计,派喜宁入京当使节,并派遣同样被俘的明军士兵高磐随行。事先,明英宗暗中叮嘱高磐如何行事,并亲写书信,缝在高磐的裤子里。

喜宁挺洋洋自得,以瓦剌和明英宗双料使臣自居,入宣府与明军谈判。

明将出城,与喜宁在城下宴饮,高磐突然大声呼喊,抱住喜宁不放,声称太上皇有旨。招待来使的明将不敢怠慢,挥兵扑上,把瓦剌使团全部活捉,缚送喜宁入北京。

读了明英宗的亲笔信,听了高磐一番指控,明景帝君臣大怒,把太监喜宁送入闹市,三千多刀,碎剐凌迟而死,终于为明英宗除去一块心头大患。

听闻喜宁被杀,也先也很恼怒,与其弟赛刊王等人分道进攻。打了数次,均遭败绩。

这时候,瓦剌内部开始分化。阿剌知院首先暗中与明朝讲和。瓦剌与他的属下一直有矛盾,外亲内忌。他们合兵攻打明朝,利多则归也先,弊害则众人均受,使得那些瓦剌酋长很不爽。伤人损物不说,昔日每年都能从明朝得到大批金银绸帛的赏赐,如今一丝全无。

后来,也先也知道了阿剌知院和脱脱不花相继暗中与明朝议和之事,他不甘人后,也马上派人同明朝讲和。

但是,这一次,明景帝回复漠然。原因很简单,双方讲和,肯定要送回明英宗这个“太上皇”,明景帝不知拿这个皇帝哥哥怎么办。

于谦方面,他针对群臣各持议和的局面,力拂众议,表示“社稷为重,君为轻”,派人持书申诫边将,不要擅自与瓦剌讲和,不要擅自接受瓦剌人送来的来信,甚至明英宗本人的亲笔信也不能收。如此,也为他本人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。

明英宗的“夺门”复辟

景泰元年(1450年)秋,也先正式遣使议和。礼部尚书胡滢等人奏请迎太上皇,景帝不答。但是,面对群臣上疏的压力,明景帝不能不有所表示。

他在文华殿大会群臣,说:“朝廷因通和坏事,欲与瓦剌贼寇断绝来往,而卿等近日又屡屡上言议和,更欲何为?”

吏部尚书王直出班对奏:“太上皇蒙尘,理应迎回。希望陛下务必遣使交涉此事,勿使他日生悔。”

景帝闻言不悦:“我本人根本没有贪恋过帝位,卿等日前把我强推到这个位子上,现在又三心二意!”

听景帝此言,众臣心中惶恐,还真没人能接下这个话茬。

又是于谦出班,从容言道:“天位已定,孰敢他议!派遣使者入瓦剌,可以舒边患,又能侦察敌情。”

这句话让景帝开释,觉得自己帝位无忧,忙说:“从汝!从汝!”

于是,明廷派出李实为主使,携明景帝给脱脱不花(名义上的“可汗”)亲笔信,往见瓦剌君臣。

到了位于失八秃儿的也先大营,致礼通书已毕,瓦剌人带李实一行人去伯颜帖木儿营中拜见明英宗。

当时,明英宗住在毡帐中,吃羊肉,喝腥膻的奶酪,行动之时只有破牛车一乘。见皇帝落魄到这个份上,连穿戴打扮都像北京城外赶骆驼的蒙古人,李实等人哭泣不止,明英宗也哭。

良久,明英宗叹息一声:“陷我于此,乃王振也。”

第35章

恋耽美

最新小说: 读心救全家,我拿稳神棍人设 大佬破产后,被恶毒女配养富了 都分家了,他们越过越穷关我啥事 后宫太卷,娘娘咸鱼后躺赢了 带着无限面板重生 逃荒路上,爹娘和离了 诸天:开局越女阿青 觉醒休夫,小雌性被各路大佬疯抢 重生千禧:从爸妈下岗开始致富 [火影同人] 在忍者世界的永恒轮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