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13 章(2 / 2)

这样,明朝算是承认了李氏高丽,李成桂这才大咽一口气踏实下来。

洪武二十五年,李成桂遣使来求更改国号,朱皇帝下诏,依据古义,仍称“朝鲜”。所以,从那时开始,明朝和朝鲜关系一直非常亲密,并曾在它即将被倭人攻亡时伸手相援。

至此,朱元璋只剩下云南一地未破。

云南之地,乃忽必烈之子忽哥的后代袭封,一直称“梁王”,当时的梁王是巴匝剌瓦尔密。洪武六年,朱元璋派王伟为诏使到云南,前去召降。王伟很擅说辞,在大殿上历陈天意人事,侃侃而言,使得梁王手下相顾骇服,颇有降意,礼敬之余好吃好喝厚待王伟。

不久,北元太子在沙漠自立,派使臣脱脱(蒙古人好多叫这个名字)从西藏入云南征粮,策划联兵以拒明师。脱脱打听到梁王有降意,便逼迫他杀掉明使以表对元朝的忠心。梁王犹豫,下不了手,就派人把王伟藏于民间。

脱脱闻知后,讥诮梁王说:“国家颠覆不能救,却欲附他人!”言毕,跃马驰去。梁王不得已,只得把王伟交出与脱脱相见。

王伟虽为文士,铁骨铮铮,朗言道:“天命终结元朝,大明当代之!烟烬余火,敢欲与日月争光乎!汝早晨杀我,大明兵晚夕必至!”

脱脱大怒,立杀王伟。可惜王伟奇才之士,竟死于“革命”胜利之后。

王伟说得对,也不对。对,在于明朝必得云南,不对,在于没有“朝发夕至”那样快,直到洪武十四年(1381年),一切准备停当,朱元璋才对云南用兵。

明军兵分两路,分由傅有德和郭英指挥,连下城池。傅有德手下有猛将蓝玉和朱元璋义子沐英,兵强将勇,仅三个月就由遵义打到曲靖。

当时梁王也不示弱,派出大将达里麻率十万精兵与明军大战。

沐英督师涉水,气势如虹,直冲元军大阵。双方交手,元军根本不是个儿,横尸十余里,主帅达里麻被活捉。

梁王闻败讯,知道事不可为,忙挈妻子逃入普宁州一个军事据点,把自己王爷龙衣烧掉后,先驱妻子入滇池,他随后跳入,自杀身亡。

明军入昆明,秋毫无犯。

洪武十五年(1382年)春,蓝玉、沐英等人进攻大理,生擒土司段世。同时,分兵取丽江,破石门关,攻克金齿,于是附近土司相率投降,云南悉平。

想当初,在元世祖忽必烈最盛时,在这些地方屡遭败绩,大明军却能步步为营,屡战屡胜。

很快,云南附近的缅国和八百媳妇国(元成宗曾在此大败)均上表请求内附。

朱元璋设置“大理指挥使司”,派人统兵守之。委任将军沐英率军数万,留镇滇中。

沐英多次平定云南“百夷”的造反,最终卒于镇所,时年四十八,追封黔宁王。以后,沐氏世代镇云南,自明仁宗开始,铸征南将军印给沐氏家族,沐氏与明朝同始终。

沐氏在滇日久,威权日盛,听上去是个王爷,但沐氏诸人活着时,没有人当过“云南王”,据此说的都是演义小说。沐氏基本都是明朝“公”爵,只有沐英和其子沐晟死后被追封为王。

狡兔已死狗当烹——胡蓝之狱

朱元璋以一平头百姓出身,无倚无靠,奋起而得天下,古往今来大概只有汉高祖刘邦与他有得一比。其手下儒臣文士,言谈话语中,也多以汉高祖来“鼓励”老朱。

李善长初入幕府,即对朱元璋讲:“汉高祖布衣之士,豁达大度,知人善任,五年遂成帝业。朱公你生长濠州,距沛地不远,如取法汉高祖,天下不足定也!”

有了这种“说法”,老朱要成为“汉高祖”就成为一种心理暗示,步步习刘邦,处处效汉高。

首先是他在金陵建都一事,穷极壮丽,正是效当初萧何建末央宫之前例。未几,又迁江南十四万富户于中都,也是仿汉高祖时徙齐楚大户以实关中的事情。还有,就是封建子弟,本来“七国之乱”、“八王之乱”为封建王朝敲起了警钟,真“封建”之事渐行渐远,结果老朱在这一点仍旧效仿汉高祖,大封子弟为王,最终种下儿子燕王篡弑之祸。

第13章

恋耽美

最新小说: 读心救全家,我拿稳神棍人设 大佬破产后,被恶毒女配养富了 都分家了,他们越过越穷关我啥事 后宫太卷,娘娘咸鱼后躺赢了 带着无限面板重生 逃荒路上,爹娘和离了 诸天:开局越女阿青 觉醒休夫,小雌性被各路大佬疯抢 重生千禧:从爸妈下岗开始致富 [火影同人] 在忍者世界的永恒轮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