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兄长三人、已夭折的妹妹及我本人正名第三字都从言字旁,而独有小弟朱鹭与宁王兄一般以吉鸟命名,父皇对这小弟也是宠爱有加,所命教习仪礼、文才、器乐、武术等项的师父皆是大大有名之人,其待遇绝不逊色于大皇兄太子。
只是……宁王兄既快要退官远隐,这太傅的重任,也绝不会落到宁王兄头上了,我竟由衷地感到庆幸。到底还是不如我啊。
朱鹭挺着小小的腰板身躯坐在几前抄写,时不时撩着袖子蘸墨舔墨。见是母妃和我来,搁笔欲要站起,被我拦下了:“写吧,为兄就来看看。”
“是,四皇兄。”他足月而生,自幼即体健力壮,平日说话稍不留意就会过于响亮。朱鹭忙忙用袖遮了唇,向我眨眨眼。
“无妨。五皇弟在写什么字?”我问他。
“《蚕税桑税十思文》,师父说此文文采字体皆上等,要我抄写一遍。”朱鹭提笔续写。
我见他几上山形笔架,虽是褐岫玉琢成,然而做工十分粗劣简陋,极不似宫中用物,微微一顿,方道:“是好文无疑。”这篇文实是一封推广收税之法的门下省诏令,是皇祖父宣宗朝曾任门下侍中的空祈因所写,虽宫中对其与皇祖父之间关系多有传闻,然则空祈因在政事上作为,足不亏他梁夏朝末代太子、梁夏最后才子之名。只惜空祈因四十七岁即重病逝去,所留字迹已不多见,仅门下省文书中尚有存档。
“本宫倒觉得,朱鹭要习作文,此文只能用来抄写,却不能学以致用,还不如习《琼林集》之类的来得爽快。”郑妃提壶,替朱鹭满上茶杯,悠悠道。
“贤妃殿何出此言?”我惊讶。我虽知父皇宠幸贤妃定因贤妃与常女不同,却还不能确知贤妃究竟奇在何处。
“朝中人自不如野中人,野中人又不如市中人。说来,市中卖字之人,可能写得奇物;野隐之人所出,亦多为上品;而朝中之人行文落笔,尤其是在奏折诏令中,文采是踩在意下不得现身的——唔,本宫一家之言,让荟王见笑了。”郑贤妃抬头看我,笑着摇头。
这话倒新鲜。我想了想,也不欲反驳,道:“贤妃殿说得有理。”
“本宫的话,大多是没理的。”郑贤妃伸手,拿起桌上一物。
不顾我讶异目光,郑妃竟用块洁白丝绢,擦拭原本搁置在几上的那座粗糙笔架。手指抬移间小心翼翼,竟如同爱抚珍宝一般。
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
父皇将南谯公女之事跟我说明之后,我放了一大半心。出宫时我顺道拐到尚书省后门,去户部走规矩交个差,也就完了南巡任务。
听户部尚书说宁王兄还在办公,我转到前面去,敲开尚书令处所门一瞅,三皇兄也正在。
“宁王兄,三哥。三哥你怎么在这儿?”
“今日我在中书外省,不在宫内,好不容易完成任务,回府之前过来瞧瞧。”三皇兄解释道。华王府在皇城外西北安定坊,若是三皇兄在宫内,则去宫城南门外的尚书省还颇费周折。何况,今日三皇兄是答应王妃早点回府的。
“这样啊。对了,今日我入宫问清楚了南谯公那事,不用担心。”
“本来也没什么大事,大皇兄吓你呢。”三皇兄失笑道。
“还有,父皇说宁王兄你要退官?可是长期身子亏空,需要休养?”我又转向正奋笔疾书的宁王兄。
“自然如此。你又不是不知宁王兄做起事来是拼命的,就是守孝三年,也不知往京中寄了多少谏疏。虽然放掉个这么管用的尚书令有点可惜,不过尚书省总不会无后继之人。”三皇兄见宁王兄忙得无暇答话,替宁王兄道。
“朝廷绝非缺我不可。”宁王兄批下一本折子,间隙中道了句。
“但你是宁王兄啊……”
“我难道不行吗,小,四,儿。”三皇兄脸色霎时一沉。
第10章
恋耽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