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毅军事文选作者:《陈毅传》编写组
第199章
方人好洗澡、搞菜吃,说话听不懂,轻飘飘的,好留头发。南方人说山东人
不卫生,地方不好,个子大,穿的鞋像一只船,骂他吃大葱,相当对立。这
样情况下,他们在布置打仗,补充兵员,配备干部,群众纪律都互有意见,
打仗中互相争功。要统一于人民解放军,打破本位主义,在党的统一领导下,
进行长期的斗争。
我们克服山头主义、地方主义的经验是:
第一,不能互相指责,只能互相表扬;指责要由其直属的首长去作。
第二,部队间只能互相退让,不能互相指责。指责归之于党。
第三,犯地方主义、游击主义严重者撤职。
第四,士兵有这种反映不怪,但干部有这样就是非法活动。制造纠纷、
分裂要批评、处分甚至撤职,要统一党的指挥。
五、后勤工作(略)
六、反攻及新区问题
(一)全国性的战略反攻问题提出,是去年[21]七月刘、邓大军渡河。
当时华东因雨季没有打好仗,打敌十一师,五天五夜只消灭一个团,打敌第
八军五天五夜只消灭二个营,打费县消灭一个旅,打泰安敌人逃跑了。七月
打八仗只有三仗打好。这时,我们提出反攻中原,部队很多同志波动很大,
且部队山东人多,要他们离开根据地转移到豫皖苏地区有很多疑虑,不相信。
他们认为过去提出“在山东来保卫华中”,今天提出“在中原来保卫山东”,
认为“是领导上欺骗”他们,认为反攻有很多困难,到蒋区作战,脱离根据
地没有党政军民帮助,没有弹药和兵员补充,群众条件不好等等;他们又认
为在山东吃光了,站不住脚,反攻是被迫的,反攻是带游击性的,要倒回头
的;反攻是长征。这些右倾情绪很浓厚,一肚子不满,在厕所里写起打油诗:
“分明被敌人赶出山东,你们硬说是反攻,反攻,反攻,真说不通。”
我们说这些意见有一部分是机会主义的,一部分是幼稚的,必须给他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