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毅军事文选作者:《陈毅传》编写组
第121章
分子;可也有一部分停滞不前,旧思想意识在脑中复萌,个别分子走上堕落
的道路。一九四二年统计全军这类团、营级老干部逃亡堕落的计四十余人,
这是极为惊人的数目。这是一个极应耐心教育帮助其进步的问题。我们研究
从大革命以前即入党的知识分子的无产阶级化的过程,可以作为对抗战以后
加入的新知识分子的教育借鉴。这批
新分子长处有许多,但在基本上尚未经过大风大浪的颠簸。我们研究在
苏维埃运动中加入的工农干部,亦可作为最近在根据地加入的工农党员的一
种参考。党的干部建设应具体区别这些方面,归根到思想锻炼、实际工作锻
炼,研究其历史和入党以来的转变过程,以启发其革命自觉性,打破其盲目
性。这是我们建设干部的一般方针。
新老干部对立的现象在华中初期工作中颇为严重。处理新老干部的经
验,我们初期决定以老干部为基础来使用和提拔新的,第一步即营、县两级
以上均保持老基础,让新的到连和区、乡级去锻炼。第二步逐步开放营、县
两级,而团级则仍紧握着保持老基础。现在已进到第三步,便是团、县两级
也必须大大开放,但军事指挥权(团长)和政治领导权(政委)仍必须是尽
先补用老干部,新的则只让他们作政治处,参谋处工作。但另一面在特殊情
况下亦承认和使用破格用人的原则,就是说遇着新干部中某几个特别优秀的
亦破例提拔,加以培养。才难之叹,古今所同,我党亦应作例外的照顾。解
决老干部某些停滞状态,纠正新干部的躁进情绪。今天的是新的,而明天会
成为老的;今天是老的,而昨天却是新的,新老不能对立来看,而要联系着
看。过去在苏南某老干部同志气愤说:“没有老的,那里来的新的。”这话
固然不错,但只讲了一半。他不知道“没有新的则老的何以为继?”况且今
天的新干部,日积月累也有六七年斗争历史了。此外一般同志新、老干部观
念是以部队为本位,以军龄军功定新老,而不是以党龄和党功为标准,不免
偏而不全。在一般新干部中学军事的不多,这在干部的积蓄培养上是有缺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