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毅军事文选作者:《陈毅传》编写组
第116章
用敌伪矛盾的主要经验。如苏中地区有一时期专打伪军,愈逼愈反,乃造成
伪军死心塌地帮助敌人。华中伪军与我斗争多半反复无常,时和时战。伪军
靠利用敌我矛盾求生存,我靠利用敌伪矛盾以坚持,敌则驱遣伪军以厄我。
因此我军应认识到敌伪是一个体系的敌人,但仍然在策略上战术上区别其间
有民族的不同,利害、地位的不同。明乎此,便可知无不可争取之伪军;即
是打仇了的,亦可言归干好,供我之利用的。
7.反“扫荡”之战略战术一般经验是:敌寇优势在于集中“扫荡”,而
分散防守是弱点。我军之优势在于分散游击,而集中驻扎乃我之切忌。敌寇
之分进合击,我则分散穿插。敌寇集中火力企图压碎我一点,我则事先转移,
让其扑空,而转头陷敌之空隙。我之分散游击带经常性,但必须懂得组织必
要的集中突击。敌之集中亦不是经常性,而其分散则带固定性。对敌大小“扫
荡”不能一味硬打,但亦不能不打。“扫荡”初期、中期主力应避战,而施
行地方武装、民兵的纠缠。“扫荡”末期则主力应趁机突击,以收复可能收
复的地区。集中与分散,转移与穿插,突击与避战,应综合应用。主力、地
方武装与民兵三者应适当配合,这是华中一般惯用的战法。在战略上应基本
上把握抗战的长期性和敌后分散的游击性,只能在长期斗争中来改变敌我双
方形势,即逐渐削弱敌人,积蓄自己力量,造成自己优势,以最后战胜敌人。
急躁性、冒险性、悲观失望均应随时纠正。强调实施统一战略意志之下的独
立自主的游击战争,战略上强调统一和各兵团的协调,战术上战场上的指挥
一般不宜多所干涉,而充分发挥下级的创造性、机动性。
8.在华中敌前有国民党强大武装汤、李、顾三部,在敌后有我新四军的
强大力量。我在敌后,国在正面,形成对敌寇的夹击。因此敌寇在华中全盘
战局仍以国方为主要对手,我在全局说处在空隙和次要地位,此为华中“扫
荡”不如华北严重的一大原因。另外华中沿江沿海重要财富均落敌手,我军
所得的地方仍然是一些偏僻农村,故敌寇也不以全力来争(苏中、苏南除外)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