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毅军事文选作者:《陈毅传》编写组
第106章
军及鲁苏战区副总部韩德勤部队,公开广播东京报纸社论,连篇累牍讨论“扫
荡长江下游匪军之必要”,且谓“予韩总部、苏省府及新四军军部以毁灭性
之打击,是粉碎英美反攻的太平洋总力战之必要部分”,又谓“长江下游,
富于食盐、棉花、粮食等战争物质,实不容渝[4],共盘踞其坐大,将为皇国
百年大计之祸患”云云。敌寇鉴于多年“扫荡”之失败,转而与汪伪协商对
策,选定人员专门研究中国内战经验,尤注意江西时期“围剿”反“围剿”
的战略战术的研究。敌寇二月间草定之进攻计划纲要,其为日后攻战所证明
者,其概要如下:敌寇判断鲁苏战区副总部及省府与新四军军部均集结于旧
黄河与射阳河之中间地带,东至于海,西至运河、高邮湖。两部常在该地带
①本文是陈毅为纪念抗日战争六周年而作。
流转,敌寇决心以三个师团之兵力,进行大举包围,由西向东、由南向北,
以实现歼灭我军于海滨之迷梦。敌寇计划之毒辣,于此可见。敌寇之准备迅
速就绪,于二月十二日即开始进攻。北面出动之敌,为十七师团,由淮阴、
涟水进攻,南面之敌为十五师团、三十五师团及独立十二旅团,由兴化、盐
城北攻。十七日十八日两日,敌寇即在阜宁城、东沟、益林、风谷村、曹甸
一线上,完成其合击计划,本军三师黄克诚与韩总部相为犄角,策应得力。
韩部于十二日后分批突围渡运河西移,敌寇乃以全力“扫荡”我三师部队与
整个盐阜地区。敌方分设据点,构成大小包围圈,大小合击数十次,企图打
网收网,期一举而得鱼。我军反击突围,时分时合,忽现忽隐。敌我双方极
尽其纠缠迂回扭打之能事。当此之际,我一、二、四师粟、罗、彭诸部,出
动部队,援助友军,打击敌进犯军之后路。在路北侧翼,二月二十四日,彭
部攻克泗阳之洋河镇据点,韩部突围路经此间,彼此配合,颇收协同对敌之
效。韩楚箴[5]先生曾驰书致谢。我们深感援助友军,共同杀敌乃我们应尽之
责,本军愿以更大之配合,期诸未来。二月二十三日,我一师粟部攻克南通
东北曹家埠、孙塘等地,二师罗部乘虚以奇袭入淮阴城内,夺获敌马匹甚多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