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毅军事文选作者:《陈毅传》编写组
第74章
战役上战术上的集中的优势,我掌握了战略上战役上战术上分散的优势。我
身在敌后处在敌之大包围中,故我分散才能坚持和生存。敌据点密布,又处
在我之分散的反包围中间,故敌要集中才能“扫荡”。分散以巩固其占领区,
集中以“扫荡”其攻击目标,是敌之战略战术的指导原则。分散以削弱敌集
中之优势,集中以突击敌分散的弱点,是我军反“扫荡”作战的有效战法。
这是历年来不断反“扫荡”指出的真理。此其一。
“扫荡”与反“扫荡”是连续不断地进行着的。此种情势决定了根据地
巩固中的流动性,决定了部队正规化的游击性,决定了一切工作的集中领导
的分散性。根据地几年来有了进一步的巩固,但其流动的形态是仍然存在着
的。我们的部队力求正规化,但游击任务仍然是自己的主要任务。故在主力
军说是以集团正规部队担任分散游击任务,在地方军说是以分散的游击部队
要求走向必要的正规化。一切军事、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工作,在部署上,必
须有计划、有组织、有持久的布置,但又必须以分散方式付诸实施。一切工
作打算应该是长期的打算;但每一阶段其任务之完成,则要善于争取时间,
善于抓住可能机会去进行突击。时间稍纵即逝,乃至不能挽回。要求有相当
①这是陈毅在中共中央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上所作的军事报告《论军事建设》的第二部分,曾在一九四
二年七月十五日华中局《真理》杂志第十八期上发表。编者在篇名前加了“华中”二字。
健全的后方,但反对大后方主义。要求有必要的工作机关,但机关应严格依
照游击环境去建设;超过此限度的大机关,必受损失和挫败。每年夏收秋收
是最好组织群众的时机,错过此时机,则一年光阴等于白费,必得推迟,等
待第二年。“扫荡”未来前,一切应作反“扫荡”的打算,“扫荡”到来时,
一切又应估计到“扫荡”终了的可能去部署。这是敌后环境的工作的规律。
此其二。
反“扫荡”的战役战术原则是:发展广泛游击战,但要反对轻率浪战。
主张积极行动,但反对盲目硬拚。主张突然袭击,但反对毫无准备及毫无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