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44 章(1 / 2)

陈毅军事文选作者:《陈毅传》编写组

第44章

会战的配合为中心。这种场合容易发生一切依靠主力以及对游击战争的取消

主义。这种教训想来大家还记得起吧!第三个时期,到了江西突围留在南方

各省边区的游击部队,这个时候游击运动采取了新的形式,斗争环境是空前

的艰苦,而没有顺利发展的革命形势,只有一个坚持阵地保持基干力量的任

务。进攻者与我们的力量对比十分悬殊,同时又当着一个大的根据地放弃之

后,由大的斗争转到小的斗争,由大的进攻转到小的退守。革命往前发展指

导运动是比较容易的,但在革命挫折之际以及转变关头,要保持力量收容部

队,则是十分困难的事。南方三年游击战争,在这方面的艰苦远超过于以前

两个时期,因此其斗争经验的丰富和战术上的创获更超出前两个时期。扼要

的总结说来,他善于在大的失败之后保存自己,善于由大的进攻战局转变成

退守战术;他善于聚集自己的力量,以局部反攻来掩护退却,收容自己;他

更善于团结群众,以群众的掩护作为自己保存和发展的基础;他善于把一切

群众斗争的方式如秘密的、公开的、半公开的、亭子间的[2]、搭棚子的[3]

与游击战术和动作综合一起来灵活使用,所以能在大的“清剿”和严重进攻

的局面下坚持到底。这里就做出实例,不仅崇山峻岭可以发展游击,就是平

原地、丘陵地、沿海地带一样可以进行游击。游击战争应依靠群众作基础,

游击战术应更多带群众性质,这个真理便全部被发现了!在中国社会的环境

内,如游击战争有了人民的基础,赋予坚强的政治领导,他之不可消灭性,

也从事实上证明了!然而此时期最容易在转变关头发生悲观失望的逃跑主

义,同时在尔后坚持中,由游击主义蜕化为土匪主义。第四个时期,就是当

前的抗日游击运动,卢沟桥的炮声征调了四万万五千万同胞走上战场。中日

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决斗,犬牙相错的战争局面,梅花形的相

持阵容,敌“扫荡”我反“扫荡”,敌包围我反包围,敌大踏步前进与我大

踏步后退,敌由疯狂进攻逐渐趋于坚强防守以及最后的引退,我由国境的大

规模退兵,逐渐转为艰苦相持以及最后的反攻驱逐敌人到国境以外,这样战

最新小说: 穿越农门:医女空间燃翻天! 我退宗后,全师门跪地求原谅 美丽灵感 骄翎 (柯南同人)在柯学游戏成为三个上司的心腹大患 囚于永夜 穿成反派的道侣 金殿锁娇 秋燥 我的废弃石油小镇成了新一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