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9 章(1 / 2)

程敬桥先生·思君十二时作者:码字员七十三

第9章

程敬桥一抬头,看他,“做什么?”

夏小山笑,“你看这才子佳人,是不是比明末清初那些话本小说里的鸳鸯们还要登对?”

程敬桥推开了报纸,把书放上来,没做半点评价。

夏小山低头瞅他,嘴角的笑却一点也不含糊,“敬桥也不知是怎么了,看着沧桑了许多。”

“若都能和夏教授一样只一心好吃,这世上也没什么好愁的了。”程敬桥低头给每本书做标签,口上无甚感情地回应着夏小山。

“诶,也不完全如此的,好吃之人,也是多情的。”夏小山拿起报纸,“不多情,哪来的酸甜苦辣可尝,只是我全然不晓得敬桥在愁些什么,竟然愁到辞职了。女学生们怕是要气的上街游行咯。”

“那您也可以试试,试试看您辞职了,女学生游行不游行。”程敬桥手上不停,夏小山就坐在对面,今日太阳暖,映进来照亮了大半个办公室。

“敬桥什么都好,就是口上太无情了,”夏小山倚在那儿,似笑非笑的,这话说得程敬桥心里一惊,手里的笔都停了。

他怕是听到了。

他就住在隔壁,他怕是听到了……!

程敬桥心里一瞬叮咣作响,被撕开秘密的羞愧感竟先涌了上来,心咚咚咚地跳,只希冀着夏小山只是在随口胡说。可是夏小山太聪明了,他几乎是这学校里最聪明的一个了。程敬桥未敢抬头,却听得一缕水声——夏小山在那边悠悠然倒起了茶。

“我却想为敬桥正名,先前有女学生赢了竞赛头奖,要你的传家宝,你竟给人家一本典藏的《围炉夜话》,那学生找我控诉,说‘,只是毫无人情味罢了’”夏小山笑起来,程敬桥这才抬头看他,“可我若要给她看程教授现在的模样,看她还敢不敢说敬桥无情。”

程敬桥无话可接,只见夏小山递他一杯茶,放在桌面上。阳光分散了茶气,袅袅一道闪烁的薄雾。

“您可别愁了吧……前些时日还风华正茂的满楼人都想要您的传家宝,今日却憔悴的眼都无光了,”夏小山又拿起了报纸,翻弄着,左看右看,哗哗作响,“‘天若有情天亦老’……职都辞了,就别再上心了。”

程敬桥打点好了家里,柔姝工作在北京,不便与他回去,却也是几番希望他留下来。他只觉得慌乱,想尽早避开,学校里最是不能呆,梁易文挂了助教的位置,听说他来讲课的时候教室被挤得水泄不通,学生们毫不避讳对梁易文的憧憬,连台阶上都坐了人。

程敬桥却丝毫不想知道这些,他已经不是那不动明王了。

关及梁易文,他已难以无动于衷。

也不是没再见过,在校园里见过一面的。梁易文目不斜视,在几个叽叽喳喳的新生簇拥中走来。程敬桥看见他了,一瞬间心提到了嗓子眼儿,连忙低了头,匆匆从大道上折进草地通往小花园的石子路,急忙避开。

他也不知道梁易文看见他了没,他只觉得不能见,就报纸头版的那张神仙眷侣照,就让程敬桥知道不能见。

程敬桥辞了职,不少人觉得可惜。《晨评》的记者专门来采访了他,新撰的稿子里提及了他好几篇旧作,也并没有占多大版面,八分之一的面积,点数了程敬桥过往的功绩,又在结尾处可惜一番,四十多岁,正是做学问的大好年纪,却辞职返乡了。

这文章本来也没人看,隔了三日却有人评了这篇访谈,时评常有人写,有好有坏也无甚让人在意,可常在《京津日报》头版露脸的人物突然写了时评可就不一样了——梁家二少竟专门写了那么百八十字,评了访程敬桥的那一篇。

言语间不无轻蔑,谈及了程教授学术上的浅薄,还有半做课题人便落跑的可耻,“七十岁还在研究的学者大有人在,四十岁便告老回乡的可寥寥无几,某些人怕是觉得自己已经在此业此行行至泰斗,四十五岁自认‘功成名就’,没必要再研究了。当然也可能是程教授江郎才尽,当代才人济济,前浪扑死在了沙滩上,回乡的确是最为体面的结局。”

那一篇评,尖酸刻薄,简直让人不忍直视。

程敬桥看了这篇,知道孩子恨他了,心下五味陈杂,却终是露出了一点不察觉的笑来。

梁家二少过了二十七岁的生日,京城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去送了礼。梁父邀请程敬桥来参加梁易文的生日聚会,程敬桥婉拒,早前他在家没有事做,自己洗了一块玉,夜里点着灯,琢刻一两笔上去。茉莉花败光之后,程敬桥漫无目的地为梁易文刻了一副章,从未触过红泥,规规矩矩放在红布衬底的盒子里。

最新小说: ????????? 白月光家的恶犬们(校园NPH) 恋爱脑,但强制爱(np,男洁) 求求姐姐,再喘一次(1v1,年下双洁,BGGB) SK冷 重?临雨(兄妹骨科) 乔木有雨(兄妹伪骨) 无光深处(H) 仇家之子(短篇高H) 幸福家庭(母子哨向 1v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