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0章 宜家效应(1 / 2)

第170章 宜家效应

张烊文点点头:“听说过。”

所谓宜家效应。

消费者对自己参与制作或组装的产品会赋予更高的价值评价。

尽管这些产品的质量或外观并不完美。

这一效应得名于ikea的商业模式。

顾客在ikea门店里购买的家具到家以后需要自行组装,而这种参与感会增强他们对产品的喜爱,并且会产生一种珍惜感和更高的价值感觉。

宜家效应并不是帝豪集团的精英们研究出来的,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有一位北美的行为学专家教授提出了这个概念。

这位教授做过实验。

他找来一些社会实验者,让他们用卡纸制作难度较高的手工作品例如千纸鹤和青蛙。

这些参与实验的人没有任何手工基础,不出意料的是,即便按照说明书的步骤也迭的七扭八歪。

但他们对自己的手工作品评分都很高,满分10分大家普遍给自己打7分以上。

他又拿这些七扭八歪的作品让路人们打分,结果普遍是1~3分。

这位教授还准备了手工大师用卡纸迭出来的青蛙,问路人愿意出多少钱来购买。

路人们对七扭八歪的青蛙出价不超过1美元,但是大师的作品大家普遍超过5美元。

但当他把作品又带回去,问实验者们愿意出多少钱回购自己的作品的时候,这些实验者的出价往往高于3美元。

对于大师们的标准手工青蛙和路人们一样,普遍超过5美元。

这个实验被帝豪收入经典的资料库,他们每年还给这个教授打一笔钱。

金额的数量不多,也就几百美元。

但集团给的并不是版权付费,而是出于对知识espet给那位教授的打赏费用。

意思到位就行了。

苏澄讲完青蛙以后,又换了个更通俗更容易理解的例子讲给张烊文:“就拿你的高达来说。”

“当时秦哥想买一个你组装好的现成的高达模型,但你为什么不愿意卖呢?”

“因为这些高达模型你付出了很多时间精力,还有自定义的涂装和改装件,了很多的心思,所以在你心里是无价的,无法用金钱衡量。”

“你可以送给秦哥,但是你卖不了。”

苏澄在解释这个原理的时候,就不再顾及人际关系了,直接把张烊文当时心里的想法给点了出来。

张烊文其实挺不好意思承认的,他原本以为自己说的话很客气很到位,没想到苏澄早就已经知道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了吗?

有点恐怖。

这跟能读心声有什么区别啊!

张烊文不得不解释一下:

“那个,秦哥,其实我说的是真的,模型是真的需要自己组装才会好玩,不然就是个手办似的摆件。”

“我懂我懂,当时我也就开个玩笑。”

“那你秦哥玩上高达了么?”

“才刚起了个头,零件还没动,研究了一下说明书和步骤。”

“哦哦。”

苏澄解释完这个理论以后,反而对张烊文抛出一个问题。

“你觉得唐力在上次案件中的努力占多少?”

张烊文认真地想了一下。

他愿意给唐力百分之十的功劳。

这百分之十是因为唐力找到了苏澄,并且同意了苏澄的方案,做出了他最正确的抉择。

但苏澄的问题到这里还没算完,他接着问:“那你觉得,唐力自己觉得自己占比多少?”

“呃……”

这个问题可把张烊文给难倒了。

“10%?但结合刚刚的宜家效应,他可能觉得自己的功劳更高一点。”

“没错。”

苏澄给予张烊文肯定的回答。

最新小说: 跳楼价:腹黑奶爸5块钱 兄弟们别弯了我害怕 怪物之主失忆后的拉郎配日常 开局得到如来舍利 铃兰馆记 重生驭灵师 年年有瑜 伯爵夫人来自大清 谭助理无所不能 富二代女fua的淫乱生活(高h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