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郎这才定下心来,带了玄珠,与五德一同出门了。
既然来到这岳州城,岳阳楼是不能不去,三郎拉着五德,慢慢地走了看了,然后寻了家酒楼吃过晚饭,又经小二指点转去瓦舍。那里面玩杂耍的、表演相扑戏的、说银字儿(注2)的种种玩意儿,都各自搭了棚子,高挑着花灯和幌子,引看客过去;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,闲汉、偷儿、乞丐、卖吃食儿的商贩、着短衣的乡民,还有些抛头露面的烟花女子,各色人等都拥在一处,笑语吟吟、指点着棚内的有趣之处。
三郎以往在家中苦读,闲暇也有文友约去踏青、做诗,都玩得风雅,倒没来尝过这市井滋味。他下了马,在那些棚子前一个一个驻足观看,腰中铜钱也不知丢出去了多少。玄珠本就年少,更是玩得不亦乐乎,在后面一会儿拍掌,一会儿欢呼。连一贯谨慎的胡五德都觉得此地热闹非常,不由得心思散漫,他看那些束着腰身的卖艺女子顶碗,竟难得没记挂上前面的三郎。
却说三郎带着玄珠一路逛过去,过了一个变戏法的棚子,就见暗处有个卦摊儿。那卦摊儿不大起眼,只点了盏豆大的油灯,又缩在一株大槐树下,没有什么生意。三郎本来也要踱过去,却听到身旁的玄珠噗嗤一笑:“公子你看,那个算命先生真是有趣!”
三郎抬头,见卦摊旁的幌子上写着:“算准一文足矣;不准还需三文;若要事事料得,六文来问阴魂。”
三郎笑道:“这幌子倒写得有趣,却不知他这么挑着,有多少人来捧场。玄珠,随我去看看。”
“是,公子。”
三郎来到卦摊儿,那先生是个干枯瘦小的老者,双眼深陷,鸡皮白发,双手如爪,见了主顾上门也不殷勤,抬着眼皮一拱手,道:“公子来老朽这里,是要打卦还是要相面啊?”
三郎问道:“看先生幌子写得有趣,为何算不准倒比准的贵?”
老者道:“人活一世,本来就有千万般说不出的苦楚,若一一说准了,这辈子未免无趣,有人愿意听,老朽才勉强算一算。那算不准的,则是有能人不信命数,可亲手去扭转,故而价钱更高。”
三郎听了,笑道:“那么在下倒想烦请先生拆个字,算一算我的来处。”
说罢拿起旁边的笔,在黄纸上写了一个“顺”字。
那先生看了一眼,道:“‘顺’者左边似‘川’,右边是书页之‘页’,‘页’下为‘贝’,公子当是来自蜀中,虽是读书人,但家境优厚,钱粮不缺,想来原本是经商的。”
三郎和玄珠听了,登时对这老者刮目相看。三郎又排出三文钱,道:“先生说得半点不错,那在下就来算个不准的。这一个字,还要请先生测一测在下的功名。”
说罢,又在纸上写了一个“乃”字。
那先生瞥了一眼,道:“这个字缺一捺则为‘及’,公子此去应考,恐怕不及第也。”
三郎仰头大笑,愈加感觉有点意思,干脆又丢出六文:“既如此,在下更想问问先生说的‘阴魂’了。”
那先生抬起松松耷拉着的眼皮,将六枚铜钱都收入袖中,问道:“公子可想好了?”
“先生保我平安?”
“这个自然。”
“那就无妨。”
老者起身咳嗽着道:“请公子随我走几步?”
玄珠见了急忙叫道:“你这老儿要带我家公子去何处?莫不是设了局谋财害命?”
老者干笑道:“你这小哥儿也太护主了,我不过让你家公子到这槐树背面来,你多走两步不就看得见了。”
三郎拍拍玄珠的肩,示意他不必担心,留在原地,便跟着那老者来到了槐树的背后。
第6章
恋耽美